湖南隆飞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18007367799 周老师
邮箱:1318274130@qq.com
地址:湖南省常德市洞庭大道3150号
在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中,湖南曾经涌现出一批推翻帝制、肇建共和的功勋人物,孙道仁就是其中一位。
孙道仁(1865-1932年),字静山,号退庵,湖南慈利县人。晚清福建陆路提督孙开华之长子。1884年随父参加了中法战争在“沪尾大捷”中立下战功。清末被擢任为福建水陆提督。1911年11月9日福州辛亥革命爆发,孙道仁援助革命军发动武装起义,为光复福建立下功勋。福建革命军政府成立后,他被任命为首任都督。1913年7月,响应孙中山发动的“二次革命”,率军参加讨袁战争。9月,因革命失败而离职。1916年,孙道仁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总统府高等顾问,授永威将军衔,随后到甘肃、新疆查禁鸦片。晚年应聘为福建省政府高等顾问,寓居于鼓浪屿。1932年12月28日,病逝于厦门。
周星林、孙培厚著《孙开华评传》
1912年4月,孙中山与孙道仁在福州合影
由周星林、孙培厚执笔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《孙开华评传》比较系统地述评了晚清湘军名将孙开华充满传奇的一生,同时也对其后人的情况做了一些介绍。孙道仁,作为长子,孙开华事业的直接继承者,经历同样充满传奇,其事迹主要记载于他的自传体回忆录《退庵纪实》中。
孙道仁撰写《退庵纪实》时,寄居在女儿孙慧英家中。孙道仁膝下有两男三女,晚年为什么没有和子孙生活在一起、而是在鼓浪屿做起了“寓公”?《孙开华评传》作者在书中猜测:“在那个重男轻女、养儿防老的年代,孙道仁晚年没有和儿孙居住在一起,可以推测,2个儿子可能均已先于自己离世。”后来,二位作者在桃源县的孙家祠堂找到一本民国22年(1933年)《孙氏族谱》,查找到孙道仁两个儿子的大名,长子孙克仪,长孙孙家栋;次子孙克修。但是,再往后就没有记载了。
《孙开华评传》虽然没有穷尽孙开华及其家人的所有故事,但是,该书的出版填补了这位在晚清时期指挥清军取得“沪尾大捷(又称淡水大捷)”胜利的军事奇才的传记空白,也为我们研究台湾建省提供了许多详实的资料。日前,孙道仁的后人在网络上看到《孙开华评传》的消息,主动联系了评传的二位作者,将孙道仁的后裔情况得以补充。
孙道仁的长子孙克仪,字式侯,因迷恋酒色,染上“梅毒”,英年早逝。孙克仪之子孙家栋,据其子孙礼文介绍,早年在福建省担任盐务官,妻子郑锦屏参加革命活动被秘密杀害,导致精神有些失常,不能正常工作,1947年携母亲、儿子来到长沙投靠叔父孙克修家人,住在长沙“富家屋场”。
孙道仁的次子孙克修,字式衡,生有二女,长女终身未嫁;次女孙敏文,1950年去世,其夫朱君为,长沙望城人,1961年去世。
由此看来,孙道仁一支,从孙克仪到孙家栋,再到孙礼文,可谓“三代单传”。孙礼文,1939年7月24日(农历)出生,自幼随祖母孙朱宝慈(孙克仪之妻)生活,日子过得非常艰难。1951年,孙礼文的祖母孙朱宝慈去世,次年,父亲孙家栋去世。孙礼文成为孤儿。
此时的孙家,有一户人家的日子过得比较好,那就是孙开华的小儿子、孙礼文称之“五爷”的孙道信,由于他是辛亥元勋孙道仁的亲弟弟,1951年起他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聘为“参事”,后在省文史馆工作,每月享有政府较高的津贴。1952年,失去亲人的孙礼文投靠在孙道信家中。孙道信之女孙克俊(1924-2021),鉴于孙礼文的处境,代笔向时任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写了一封信,附上孙道仁与孙中山的合影,寄往北京。不久,宋庆龄回信了,1953年派人将“革命遗孤”孙礼文接到北京,在北京“鹄塘”上学,并安排教导主任易元杰与其同居一室,照顾其生活与学习。1956年,孙礼文参军在1993部队独立二中队当侦察兵,1959年退伍后分配到张家口地质部探矿机械厂。1961年结婚时,宋庆龄派人送来“新婚贺卡”。1964年,孙礼文调入北京探矿机械厂,2000年退休。
图左:孙礼文,图右:孙礼文之妻李香兰
孙礼文的妻子李香兰,1940年生,河北唐山人,北京市小马厂小学教师,2008年去世。儿子孙建平,1962年生;女儿孙景丽,1964年生,均在北京生活。
孙道仁有三个女儿,长女情况不明。次女孙慧英,嫁台北板桥林家林尔嘉之子林鼎礼。孙慧英生有林桢、林梓、林桥、林枚四子。林家在中日甲午之战后从台湾内渡大陆,厦门鼓浪屿的“菽庄花园”就是其家产一部分,日本投降后,林家迁回台湾,“菽庄”捐赠给政府。三女姓名不详,嫁福建长乐人陈某,民国海军舰长,后裔不详。
发布:常德市历史文化研究会。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。